无标题文档

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模式

高效课堂化学科基本流程

作者:   摄影:   发布人:陈康华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日期:2016-05-24   点击量:14746   手机模式
 

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模式

初三化学科组

“高效课堂”是我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和核心工程,为进一步完善和深化高效课堂,根据学校统一部署,化学科组初步制订了 “高效课堂”模式,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大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为突破口,最终达到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所有学生能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真正打造小组学习高效、学科特色鲜明、能力立意明确的高效课堂。

一、特色阐述:

1. 初中生特点:

初中部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结合学生实际,经过听课、评课、探讨、交流,反复打磨,初中化学将以高效作为课堂的核心,注重“信息量、思维量、训练量”的设计与达标,真正做到“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2.学科特色:充分体现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重视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具体要注意以下几点:

1)若需要实验辅助教学,根据不同情况对实验进行合理安排,若是探究性实验则安排在分组讨论环节,若是验证性实验则安排在点评环节或者点评之后。

2)根据当堂课的需要合理设计实验,需要将分组探究实验搬到教室的要提前将仪器药品分到各小组,需要演示的最好培训学生进行演示实验,需要到实验室去做分组实验的要到实验室分组进行实验。

3)到实验室进行实验时,教师要进行充分的准备,整个实验过程中做好精心的组织和管理。

①要自己亲自提前演示,准备全实验的仪器和药品,并对实验的效果和现象有相当准确的把握。

②要提前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明确各小组的位置,提出实验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

③一定要维持好实验课的秩序,在确保实验效果的前提下适度开放,不能让学生感觉到实验课就是好玩而已。

④在学生实验前,一定要组织学生进行深入的预习,明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搞清这个实验的意图是什么,并初步预测实验的现象和结论。

⑤实验过程中要指导学生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观察、实验现象怎样描述、并由实验思考结论,在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⑥实验后要组织学生如实写好实验报告,并反思实验过程中自己的得失。

3.评价方式特色:

以学校的统一评价为基准,逐步完善学科评价,形成科组特色:

1)小组评价:评价的项目有导学案、课前检查、课堂表现。每节课由学科代表打出分数,对九个小组派出名次。值日班长负责记录每节课的名次,积分规则为:前两名得8分,后两名得2分,中间得5分。

2)个人评价:(1)每节课的量化包括导学案完成情况、课前检查。任课老师根据完成导学案的情况给每个学生打出ABC三等,分别积分为5分、3分、1分;课前检查由小组长对每个组员的表现分成ABC三等,分别积分为3分、2分、1分。课堂表现由小组长对每个组员一天的表现分成ABC三等,分别积分为6分、4分、2分。(2)各科抽测成绩按比例给个人积分,成绩达到总分的100%7分;95%100%6分;90%95%5分;85%90%4分;80%85%3分;75%80%2分;70%75%1分;达不到70%不得分。

3)特殊加分:可以根据学生的特殊表现给予特殊加分,尤其是演示实验操作标准的,可以特殊加分,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课前准备:

教师方面:

1.深入钻研教材

任课教师要深入研究课标、教参、教材和教辅,在深入自学研究的基础上明确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内容和知识框架,重点是什么,疑点有哪些,突破措施有哪些,围绕重点难点当堂检测设计哪几个题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培养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哪些意识。要围绕新课标的具体要求,明确所教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作用、地位,并大胆对教材进行整合和重组。深入的挖掘教材,整理出要拓展的领域,明确三维目标的具体要求,挖掘知识背后承载的能力及实现能力的策略和方法。

2.精心编制导学案

1 导学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案,是高效课堂成功的前提,所以导学案的编制要高度负责,下大功夫,大胆整合教材精心研究课标要求和知识能力的要求,重点突出,难易适中,设计好AB分层,满足不同学生的具体要求,实现分层达标。切实能引导学生自学、讨论、探究、拒绝简单化、习题化,设计的探究问题要有深度和挑战性、具有立体感和新颖感。

2导学案应该提前一周编制,编制教师要认真深入研究课标,参阅各种教参和教辅, 从中找出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针对目标达到的要求,设计合理的突破措施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中间所有教师要利用集体备课时间进行研究,定稿后要发给各个老师提前演练,进一步发现编制中的问题,确保没有任何问题的前提下,由科组长签字,然后印刷。

3)导学案编制体系要规范,要设计编制人、审核人、包科领导签字、日期、编号、学生姓名、组别、评价等级等内容。

4导学案内容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包括需要课后利用生活物品提前动手训练的模拟实验操作)、自学指导(概念、原理可以是直接填空获知,但必须跟上探究的问题加以深刻的理解和应用,也可以是由大量的事例、实验等推导出来,最后跟上小结)、自学练习(灵活新颖)、当堂检测等;训练学案(首先将课后习题中对本节课没设计的内容加以补充的题目涵盖进去,同时避免机械简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可以将一些中档难度的中考题加进来,还要重视分层设计,有适当的迁移拓展、归纳小结,注重限时训练)。

5)导学案要有对具体知识点和题目训练的要求,同时结合课标、教材和高考题目,要把知识和题目背后承载的能力一一列出来,围绕能力目标来学习知识、训练题目,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和小组培训、竞争过程的设计。

6)导学案、训练学案设计的问题要有深度和挑战性、具有立体感和新颖感,能切实引导学生高效自学、讨论、探究、质疑,把学习过程变得有趣、好玩。

7)控制难度与数量,落实分层设计与达标。新授课要符合学生学习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降低学习的起点和难度,设计交叉立体的学习目标,分层指导,分层达标,逐步培养学生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最大程度的提高,坚决杜绝急躁冒进、急于求成的功利影响。

3.积极参与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

1)集体备课基本程序是:

①统一研究确定进度

②主备人要对导学案的编制和使用进行详细的说课,要说明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和能力目标,介绍能力培养的策略和方法,学案的设计思路,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设,对每一个环节进行精心设计,对重难点的突破拿出可行性的措施。

③谈谈自己上这节课的设计思路和过程控制及每个环节的时间划分,其他教师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最终确定最好的课堂设计过程。

2)集体备课要把教材背后承载的能力挖掘出来。要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认真研究突破难点的策略,明确突破重点、难点的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及培养学生能力的具体措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对导学案问题导学部分的设计,强化问题意识,强化导学案对基础知识预习的引导作用,指导学生学会高效预习。

3)集体备课要进一步加强对导学案问题探究部分和训练学案的研究。要把每个题目的规律方法、拓展变形研究出来,把教材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研究出来,把老师应该抛给学生的问题研究出来,把题目背后承载的能力研究出来,把这些研究首先落实在备课上,然后再落实到课堂学习中。

4)集体备课要深入研究每一节课、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题目如何体现能力立意,让每一个老师都明确在能力立意的前提下如何指导学生学会自主与合作,学会质疑与探究,学会总结与归纳。

5)集体备课要备学生作业:作业要适量,防止学生完成不了而流于形式;要有基本知识达标部分,也要有拓展提升部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巩固提升。

4.确定学习目标:

1)针对课标要求和当堂内容及学生实际恰当表述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或准确理解……或灵活应用……)、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共同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激情参与,阳光展示等),

2)教师要对目标有准确的认识,善于创设恰当的情境,用好鲜活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要保证每节课都围绕三维目标展开并最终达成落实三维目标,真正做到一到位,二围绕,三达成。

 5.精心进行个人教学设计

根据教学实际进行精心的个人教学设计,在导学案右栏设计教学过程,老师根据每节课的实际进行设计,一般包括导入方式、各小组的展示分工、时间划分、预见性问题及解决措施、方法技巧、疑点点拨、知识链接、拓展延伸、方法规律总结、易错点以及课后反思等。具体来说要有以下八个方面的设计:

1)交叉立体目标的设计

2)培训学生的设计

3)怎样调动学生热情的设计

4)组长角色的设计

5)全力推进教学过程的设计

6)预设新问题的设计

7)晋级得分的设计

8)总结反刍的设计

6.组织学生自学并认真完成导学案

提前1-2天发放导学案,利用自主学习的时间,首先要对课本进行充分预习,指导学生利用课前15分钟左右的时间自主学习,认真钻研教材,查阅相关材料,静心思考课本内容,在此基础上完成导学案。不会的问题用红色笔标出,找出难点和疑点,明确课堂学习重点,提高课堂学习的针对性。预习过程中,小组长要做好调控,组织同学进行简单讨论,认真检查每个同学的学案,确保自学效果。导学案完成后要及时上交老师,老师要及时批阅,了解学生自学情况,了解学生们疑点在哪里,上课需要重点讲解什么问题等。

7.课前培训学习小组及小组长

针对导学案中存在的问题,设计学生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展示的内容,预设学生展示和点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充分准备,考虑到课堂上的每个细节,熟练驾驭课堂,灵活处理课堂新生成的问题,为培训小组长做准备。

培训时要让他们了解这堂课的整体设计、目标要求,如何组织小组讨论,讨论哪些重要问题,小组如何展示和点评等。

学生方面:

1.学生要按照教师要求,认真完成预习任务。

上课前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对下节课内容的预习,首先要认真钻研课本,明确教材编排顺序和设计意图,明确哪些内容已经学过,哪些内容是新添加的,找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作为下节课的学习重点。在此基础上再做导学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不商量、不抄袭,认真审题,规范作答,导学案上不会做或有疑问的部分用红笔标记下来,以备课堂上进一步讨论探究,导学案做完后要及时上交。

2.高效学习科研小组要当好老师助教。

高效学习科研小组要及时向教师汇报学生自学情况,并向教师建议学习重点内容,如哪些地方是同学们自学的难点、盲点、疑点等,上一节课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成功做法是什么,学生希望以什么样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等,帮助实现课堂的高效。

3.学科班长组织各小组学科组长(或成员)积极参加任课教师课前培训。

每一个学生要充分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高效课堂的关键在于每一个学生都要以学习主人的身份积极投入其中,因此,课前培训要认真听从教师安排,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并积极向教师提出合理建议,帮助教师优化教学过程。课前培训人员要实行轮流制,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组织、指导、帮助、监督其他学生学习的机会,增强学习自豪感和主动性。

4.小组长对小组成员进行课前培训。

教师课前培训后,学科小组长要和学习小组组长一起对下一节课小组成员的学习任务、形式、分工进行阐述,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如何讨论、如何展示、如何点评,每一个人要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目标,如何检测目标的达成等都要有明确的要求,确保课堂学习中目标明确、行动迅速,保证课堂高效。

5.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做好课前准备。

每个学生提前准备下一节课要用到的教材、导学案、训练学案、必需的文具等,提前浏览导学案,回顾学习内容,给自己确定一个目标,告诉自己在课堂上积极讨论、大胆展示、踊跃点评,争当小组乃至全班最佳学习个人,为小组争光。让自己进步更迅速,表现更出色!

三、高效课堂化学科基本流程

    (一)教师(或学科代表)

1. 导入新课,并解读学习目标(2分钟左右)

一个精彩的课堂导入能激起同学们强烈的探索欲望,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多样的导入方式,可以问题导入、悬念导入、故事导入、资料导入或现实生活导入。总之要自然新颖,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后向学生简要解读学习目标,三维学习目标教师要按照新课标要求设计好、诠释好、落实好,做到一到位、二围绕、三回扣。让学生真正明确学什么、怎么学、达到什么目标,还要注重情感目标的体现。这一环节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全力以赴、积极思维、迅速行动。

2.分组合作、讨论解疑,真正实现合作共赢的目的(5—8分钟)

1)这是学生相互学习共同促进的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不仅是优秀学生帮助后进生,更重要的是让每个学生都提出不同的观点,交流思想,碰撞智慧。教师全面掌控讨论过程,让每个学生明确讨论的内容、要求和分层目标。小组长具体负责组织,围绕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坚持分层讨论原则,先在三个不同层次中一对一讨论,再打破层次界限讨论解决相关的问题,对小组内部不能解决的问题要提交全班讨论解决。任课教师要深入到每个学习小组,调控讨论过程,坚决克服低效讨论或不专心讨论、讨论不分层或层次不明显、不能落实分层达标的问题,确保讨论高效、有深度。确保立体化提出讨论目标和要求,保证每个同学都全力以赴投入到讨论和学习中来。

2)教师每节课用PPT打出具体的讨论要求,针对不同的课型和教学内容确定讨论时间。

3)针对化学学科特点,若需要实验辅助教学,根据不同情况对实验进行合理安排,若是探究性实验则安排在分组讨论环节,若是验证性实验则安排在点评环节或者点评之后。

3. 展示点评,总结升华(20—25分钟)

展示和点评是“高效课堂”的最关键环节。

1)老师要精心设计和准备展示内容,并给各小组分配好展示任务,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展示不同的内容,做到展示有针对性,有代表性。另外教师要在每节课上课前有针对性的进行小组培训和指导,以达到最佳展示效果。

2)展示要求:

①板书同学:字迹要工整认真,板书规范,只板书答案要点,并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板书展示。其他成员继续深化讨论本小组展示的题目、准备对其他组的展示题目进行质疑、巩固学案上的基础知识。

②展示同学:在展示时要脱稿,面朝同学,声音响亮,语言流畅,自然大方,展示的同学在展示时要重问题的分析过程,重归纳和总结,不要单纯念答案和背答案,能和非展示同学要形成互动。

③本组成员:要及时对本组展示进行拓展延伸,并进行抽测。

其他同学要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大胆质疑,用双色笔补充完善好自己的学案。

3)点评时老师要聆听每句话,关注每个细节和同学的反应,根据情况给予恰当帮助,并对点评进行即时性评价,一评知识本身,二评情感态度,三评过程方法、肢体语言、声音是否洪亮、语言表达是否流畅简洁。在此基础上老师要从效果出发,点重点、难点、规律方法、注意事项,点透点到位。

4)课堂要注重知识的构建过程,如概念、规律、原理、公式等,注重在突破原有认识的基础上进行重新建构。

5)整个展示点评过程中,教师要有总体设计,并进行整体把握,合理分配和掌控时间。

6)老师点拨、强调要从效果出发,点重点,点规律方法,点透,点到位,注重整合,要有单元整体教学思想。

4. 总结反刍,当堂检测(5分钟)

1)留出至少5分钟让学生整理学案,落实巩固所学知识,建构清晰地知识网络,当堂内容当堂清出底子,提高学生瞬时高效记忆的能力,同时利用所学知识能创新解决遇到的问题,广泛联系生活生产实际进行学习和思考。

2)独立认真完成当堂检测,根据时间多少或收起来批阅,或由小组之间相互批阅,并及时反馈检测结果。

3)学科代表对本节课进行评价,排出小组名次进行量化。

5. 布置作业,预习新知

每一节课后,教师都要下发新的导学案或者训练学案,对下一节课的自学内容提出明确的具体要求,明确完成导学案的时间、内容、分层布置作业,督促小组长收齐并及时上交。

(二)学生方面:

1.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根据自身能力和本节课内容制定一个切合自身条件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2.主动参与、分层讨论、分层达标

讨论期间要注意三个问题:

1)全员参与,积极讨论;

2)根据分工,积极准备展示;

3)提前准备板书。各小组在具体点评之前,全力以赴准备好板书。板书要工整、规范、简洁、条理,特别要注重双色笔的运用。

讨论开始前,要迅速了解大屏幕的讨论要求,浏览导学案,明确讨论重点,讨论时要做到:

①每时每刻都在主动参与,在组长组织下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②学科小组长起立安排本组任务,具体布置每层学习目标并组织组内ABC分层讨论、分层达标;

③所有小组成员起立,将凳子轻轻放到桌子下面,开始站立讨论;

④小组长控制讨论节奏,安排组内“兵教兵”,

⑤讨论要全员参与,要积极表述自己的观点,杜绝不参与讨论的现象,讨论完后立即坐下,迅速巩固落实。

3.展示点评,总结升华

1)各小组在具体展示之前,全力以赴的准备好板书。要求工整、条理,认真清晰,特别要注重双色笔的应用,以突出重点,难点。不需面面俱到,可以是知识框架,几个方程式等,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

2)展示时要做到脱稿、教态大方、声音洪亮、能和台下同学形成互动、言简意赅、展示有深度和价值,展示的内容可以是正确的过程和思路,也可以是错误和教训、总结的方法规律、注意事项、拓展提升,展示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展示和点评的各个环节要衔接紧凑,力避拖沓。

3)展示时要求达到较高的参与度,每个小组必须有四人以上参与展示,杜绝尖子生唱独角戏的现象。起始阶段可以指导小组分工:C层学生负责引入、读题或板书,B层学生负责分析、解题,A层学生负责总结、拓展、质疑,务求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使师生真正溶进课堂。

4)展示时台下同学尤其要注意学会听课,积极回答,主动质疑并及时整理、笔记。点评的同学要提前组织好语言,做到言简意赅,一语中的。

4.总结反刍,当堂检测

1)要认真落实巩固所学知识,建构清晰地知识网络,高效记忆所学知识,并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方法规律的总结与提升,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学习,运用所学知识创新解决实际问题。

2)要独立认真完成当堂检测,并及时进行纠错。

3)学习班长或小组长对各小组表现进行排队量化。

五、小组建设

本学期我们要高度重视小组建设和培训,做到堂堂课有培训,培训要省时高效高质。每周至少找学科班长和小组长进行一次调查了解,做好小组长的思想工作,同时了解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反馈,及时调整。

附:小组长的职责:

1.及时地收发好小组内的化学学案(组长收时先自查,检查过关后再上交,已经讲过的学案或练习,组长一下课立即收齐认真审查,记录好具体情况)和其他的各种化学作业,然后交给学科班长,学科班长按照顺序排好交给老师

2.及时对小组内同学的化学学习进行督促,尤其是上化学课之前要对上节课内容进行复习,周末作业要独立认真完成等

3.化学课堂学习的组织

1)自学过程:(这一环节今后要放在课后完成,独立、认真自学或训练显得尤其重要)督促组员在规定自学时间内完成自学任务,特别关注末号同学的学习过程,不允许任何人不经过思考机械的抄袭别人的作业。

2)讨论过程:当老师一布置好任务后,小组长迅速分工,确保组内每一位同学都高效讨论,坚决杜绝低效、无效讨论和谈论其他事情。

3)展示过程:指定的同学立即板书展示(或口头展示),组长组织非展示同学继续深入全

面的讨论或者是整理总结学案。

4)检测过程:监督小组成员独立完成当堂检测题,下课后收齐学案,先自己检查初步批阅

一遍,再上交老师检查批阅。

5)量化评价:建立起针对每个小组成员学案完成、课堂表现、课后落实、检测结果的评价

制度,每周公布、总结一次,以督促小组成员不断反思,不断进步。

4.建立帮扶制度:课堂上督促,课后辅导!每个组长帮扶组内的末号同学,(从学案完成、

课堂表现、课后落实等方面进行帮扶)本组6号同学的名次就是组长的热心度。

5.对小组内的化学学习,在不断的总结和督促中实现小组的共同进步!

6. 针对课堂出现的问题及时汇总,反馈给学科班长或老师,逐步打造更加高效的课堂!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