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落实立德树人   坚守学生立场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全校教职工开学大会上的专题发言

作者:郑建忠   摄影:无   发布人:苏木棉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日期:2018-08-27   点击量:19298   手机模式

老师们,大家好!暑假很美好,过得实在快,阅读、行走、运动、听歌、做菜、遛娃、聚会、追剧等暑假作业,大家完成得很积极。我的暑假也过得很充实:阅读名著、欣赏名著经典电影、和同行分享名著导读的研究心得、听专家讲座、行走。利用今天的开学大会,和老师们分享一下暑假学习的体会。

教育部20188 16日下发了《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旨在协同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高考综合改革,促进课程、教材、教学、考试、评价、招生等有机衔接,文本中的核心内容如下:

1.落实育人为本,注重科学实效

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把科学的质量观落实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打牢学生成长的共同基础,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

2.开足国家课程,开发选修课程

确保开齐国家规定的各类课程,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等课程,并开足规定的课时。学校要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开发、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

3.深化教学改革,发展核心素养

加强对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研究,积极探索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式。健全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鼓励和支持教师创新教学方式,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学习过程,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4.改进教学组织,推进选课走班

学校要结合实际,加快建立完善选课走班和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并制定具体的学分认定办法。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教师配置、班级编排、学生管理、设施配备等方面的统筹力度,逐步形成行政班和教学班并行、科学规范、高效有序的教学组织运行机制。

5.完善考试评价,发挥积极导向

评价或考试要以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为依据,更好地发挥立德树人导向作用。认真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完善实施细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选修课程的修习情况应纳入评价内容,要做到客观真实。

6.重视教研科研,加强专业支撑

围绕新课程实施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特别是学科核心素养、学业质量标准在实践中转化落地等问题加强研究,深入课堂、深入师生开展实践研究,推动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研工作的制度化和专业化水平,发挥好教研工作对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支撑作用。

就着教育部的发文,我们进一步聊聊新课程下的教学研究与管理。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向纵深发展,教育理念、考试评价、人才培养、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正在发生积极变化。

一、课改的成绩与问题

1.学生学习方式发生变化,探究式学习、体验性学习与接受式学习开始有机结合。

2.教师教学方式发生变化,教师由原来满足于怎样教,向研究怎样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转变。站在学生的立场,给予方法,知其困惑,将教师要传授的内容与学生的兴趣、基础恰当地结合起来。关注学情调查,并将学情调查的结果运用到教学中,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3.课堂教学氛围发生变化,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初步形成。

4.教师教学能力得到提升,处理教材、备课授课、积累素材、利用信息技术、交流合作

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我们培才学校的许多老师,专业能力上有了一定的积累,有些老师在家长中具有良好口碑。处理教材、备课研磨、信息技术、合作分享的能力得到锻炼。

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陈漪明院长指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问题一:教学情境牵强附会,师生沟通存在障碍

新课程提倡体验、探究、感悟。体验式的课堂需要有效的情境创设,情境创设不宜牵强附会。情境创设需要与所讲授内容紧密关联,与学生的兴趣和知识基础相关联。

问题二:教学过程硬性量化,热闹有余实效有欠

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老师、不同的教材,授课方式和知识的呈现方式应有所不同。不能用一个固定的教学模式、一张统一的时间表或某些量的指标,来衡量是否已做到以学生为本。追求课堂形式热闹而忽视课堂教学实质功能是对新课改精神的曲解。

问题三:教学方式非此即彼,真正学习未能发生

无论采用的是怎样的教学方式,讲授式、合作式、探究式、混合式等,都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要观察:“学生有没有游离于学习之外?”教学设计中要考虑应该设置怎样的学习活动,才能真正引起学习的发生。

如果采用了合作式教学方式,就要设计适合讨论的、有价值的问题,小组分工要深入思考各成员的能力甚至性格。教师恰当参与到学生的合作中,真实了解各小组合作的进展和呈现方式,保持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在互动中,多问学生“你是怎样想的?”帮助学生在后续的展示交流中,呈现出令学生间获得成长的分享。学生间有价值的信息交流才能使分享者和倾听者从中获益。合作式的教学设计是精细的人力工程及知识系统。

接受式学习分主动接受与被动接受。被动接受存在被迫的成分,而主动接受则充满学习者的主观积极性。例如现在的会场,几百名教职员工一起,这样的学习分享较难开展互动,但我可以感受到在座各位的主动接受情况,大家的目光,表情,表现,告诉我其中的不同。把不同的学习方式根据教学内容需要整合在一起,使教学更加合理地展开。课堂教学中,最宝贵的东西是教师没有设计的课堂生成资源。教师要及时捕捉,收集,整理学生第一反应的生成资源。教师在教学场景中,彼此触动的灵光一闪而出现的想法,学生抛给老师的问题,学生与别不同的想法,要及时记录下这些稍纵即逝的信息,以便这些宝贵的资源能进入到下一次的执教中。

问题四:激励泛化批评缺失,教学评价有待改进

形式主义盛行,不管学生回答得怎么样,一概都给予语言“激励”。这样做的结果很容易使学生形成模糊的概念,对错难分。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多名即无名。”激励泛滥,批评缺失,必然带来激励功能的淡化。对学生的错误答案,需要作出具体的分析评价。在教育过程中不能没有批评。批评使个体在心理上有一种强化,对错误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以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从而促进个体的健康成长。当然,批评必须注意方式方法,尽量注意语言艺术,注意原因分析。批评最终应达到警醒顿悟、催人奋进的目的。

二、学校需要什么样的课堂

课改推行了10年的时候,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针对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方案的实施状况进行了一个大规模的抽样调查。涉及我国9省市72个区域6000多名学生2500多名教师、社会知名人士、家长等,调查结果显示:60%的教师与同事谈论最多的是基础知识的传授、解题技巧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只有10%的教师与同事谈论学生个性的培养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在教学方法上,学生反映:一讲到底、课堂沉闷不活跃占了相当大比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仅仅限于爱国、民族的教育,并且是说教式的。考试的指挥棒使老师不敢释放课堂,不敢少讲。

为此,我们要思考:学校需要什么样的课堂?如何通过课堂落实立德树人?

1.通过课堂落实立德树人

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个案例:《由唱国歌引出的历史教育》。夏老师所在的学校是一个示范性高中,每周一升国旗的时候,3000多学生在操场上,唱国歌的声音却微弱到几乎听不见的。看到这样的场面,作为一名历史教师,他决定从课堂上做些事情。他在课堂上,为学生准备了三段素材,然后围绕这三段素材与学生展开讨论。

素材一:一个台湾老兵、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回忆那段历史时写道:他们二千多人被五个日本兵押到草鞋峡去屠杀,在行走的路上他感到不对,和其他人商量拼上几十条命杀掉五个日本兵大家逃命,回答却是沉默、沉默。我不知道那二千人在草鞋峡面对日本人的大量机枪是怎么想的,要不是那个老兵躲在尸体下面逃过了这一劫,我们可能永远不知道这个故事。

素材二:二战中的列宁格勒保卫战。列宁格勒被围九百天,苏联军民伤亡七十余万人,是南京大屠杀的二倍多,但是他们消灭了二十多万德军(三比一)。更重要的是,他们决不后退,即使在城市大部被德军占领的情况下依然顽强战斗,最终将德国人赶出了列宁格勒。因此我们说列宁格勒是一座伟大的城市,列宁格勒人民是英雄的人民,他们进行了一场悲壮的列宁格勒保卫战。回过头来看南京大屠杀,除了悲惨,还有耻辱!任人宰割的命运难道仅仅是日本人造成的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变成了天下兴亡我没有责,每个人都想在集体的羽翼下保护自己,逃避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三十万比零!这才是中国人对南京大屠杀耿耿难忘的原因。

素材三:豫湘桂大溃败。蒋介石在整军预备会议上讲话训示,要知耻图强!国民党军队里面所有的车辆马匹,不载武器弹药,而专载走私货物。到了危急的时候,货物不是被民众抢掉,就是来不及运走抛弃道旁,然后把车辆用来运家眷,到后来人马疲乏了,终于不及退出,就被民众杀死!部队里面风纪的败坏到了极点!

教师的引领:传统的中国是一个专制皇权色彩浓厚的臣民社会。君主在加强皇权的过程中不断剥夺个人应有的自然权利。每个人都想着自己是为别人而活,到了关键的时候,就觉得会有人来庇佑自己,不是主子便是集体。南京大屠杀固然是日本侵略者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行。但国民党弃守南京时,高级将领首先逃过长江,并将船只大部烧毁,留下了大量的国民党士兵在南京。那些被将领们甩在南京的士兵不是去想着抵抗日本人的进攻,而是脱下军装,扔掉武器,混入市民中想去保住他们的一条小命。由于国家放弃了人民,将领放弃了士兵,军队放弃了百姓,男人放弃了女人,大人放弃了孩子,才会出现这样束手待毙的情形。

在一个公民的社会里,每个人都是国家的主人,如果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想到:我就是国威就是国家的尊严与安全。那我们就能做到在空无一人的广场上,独自一人唱起国歌,对国旗行注目礼。一个人的力量将胜过千百个不负责任的匹夫。

夏老师的课堂落实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这个教学案例给予我们很多启发。

2.站在学生学习的立场考虑教学

“怎样才能把学生教好?”回答是“站在学生学习的立场考虑教学。”教学是一种学习的活动,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是手段,学是目的。以学生学会为标准,不是以教师讲得有多么精彩为标准。教学是一种涉及教师与学生双方的活动过程,缺一不可。教师应当对学生有引导、有指导、使其有提升。教师有责任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爱学习、重视学习、对学习感兴趣。使自己的教学适应社会的新发现、新观念,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把学生经历的学习过程,结合学科的思想方法,运用于实际生活的观察、理解、实践、反思中。在班集体的环境下约束学生集体,保证一个有纪律、有秩序的学习环境。

《北京市课堂教育评价标准》涉及六大维度22项要求。

教学思想

(1)育人为本——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宗旨。

(2)德育为核心——抓住学习内容的德育成分,坚持寓德于教。

(3)面向全体——使各类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4)因材施教——依据学生的不同才能、特长、兴趣和性格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

(1)反映课标要求——理解课标,注重教学的教育性。

(2)符合学生需要——注重学情调查,符合学生发展需要。

(3)体现教学价值——解决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学习的意义问题。

教学内容

(1)科学准确——能准确地把握本节课的知识内容,无科学性错误。

(2)处理得当——对教材进行加工、整理,做到抓住重点,揭示本质。

(3)熟练自如——对所涉及的教材内容运用自如,不照本宣科。

教学环节

(1)关注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包括广度、效度。

(2)自然得体——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学环节灵活多样,运用自如,恰到好处。

(3)善于组织——善于组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学秩序井然。

教学方法

(1)逻辑性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有很强的逻辑性。

(2)启发性强——运用引导讨论和有效的提问技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索。

(3)通俗性强——内容讲授和学法指导能够深入浅出,易于学生接受。

(4)开放性强——尊重学生人格,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差异,允许学生有异议、“走弯路”、“犯错误”。

(5)实效性强——所开展的教学活动达到了使学生有效学习的目的。

教学效果

(1)达成教学目标——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使学生完成了有效学习,达成教学目标。

(2)进行学法指导——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能指导学生如何学习。

(3)促进能力发展——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4)优化教学环境——教学环境是和谐、活跃、民主、平等的。

以上的评价标准,具有引领的作用却不易于操作,根据对新课程下教学本质的分析,不妨重点关注三个指标:学生参与度、知识展示度、过程有效度。

学生的参与程度,心理行为表象是“以什么状态,思考了什么问题”,肢体行为表象是“以什么方式,执行了什么任务”。以下四种表现,D为传统的基本达标课,从CA为程度渐升的优质课。

A.主动提出了有学习价值的问题,灵活地完成了复杂的任务;

B.很有兴趣地展开对关键问题的分析,合理地完成了较复杂的任务;

C.“倾听静思”、专注于问题的求解,能变式地完成了较简单的任务;

D.认真听讲、关心问题的答案,程式化地完成了简单的任务。

知识的展示程度,知识学习是形成技能、学会思考、解决问题、培养情感与态度的“载体”和根基。我们所说的“知识的展示”是指由师生共同完成的,从知识的外表逐步到知识的本质内涵的一个过程。知识的展示程度越高,附着在展示过程中的教学价值就越大。

A.凸现了知识的本质,形成了思想和方法。

B.建构了知识的体系,解决了知识“怎么样?”的问题。

C.诠释了知识的线状,解决了知识“从何而来、用于何处?”的问题。

D.呈现了知识的点状,解决了知识“是什么?”的问题。

过程的有效程度,评价一节课,首先要看 “有没有过程?”,其次我们要看“有怎样的过程?”。经过你的教学过程,你让学生体验了什么?掌握了什么?感悟了什么?这就是过程的有效性问题。对“过程的有效程度”,我们考虑如下四级水平:

A.体现学生思维特征的、动态生成的过程。

B.突出教学核心的、具有丰富问题情景的过程。

C.把握教学关键的、注重变式学习的过程。

D.积累学科事实的学习过程。

3.何为一节好课?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认为,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大致表现在5个方面。

①有意义,即扎实。

一节课中,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再进一步是炼了他的能力;再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产生更进一步学习的强烈的要求;再发展一步,在这个过程中他越来越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学习学生会学到新东西。

②有效率,即充实。

这堂课下来,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包括好的、中间的、困难的,他们有多少效率。效率的高低,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但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都不能算是比较好的课。从这个意义上,这节课应该是充实的课。

③有生成性,即丰实。

这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

④常态性,即平实。

公开课,教师课前很辛苦、学生很兴奋,过度的准备,课堂上没有新的东西生成出来,是准备好的东西的再现。当然,课前的准备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课堂有它独特的价值,这个价值就在于它是公共的空间,这个空间需要有思维的碰撞、相应的讨论,最后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地生成许多新的东西。淡化公开课的概念,鼓励上“研讨课”。

⑤有待完善,即真实。

课不可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作假的可能性很大。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有缺憾是真实的一个指标。公开课要上成是没有一点点问题的课,那么这个预设的目标本身就是错误的,这样的预设给教师增加了很多的心理压力,然后作大量的准备,最后的效果是出不了“彩”。

4.如何达成一节好课?

教学设计。 课标的研读、学情的了解、教学目标的制定、教材的使用、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资源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的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项调查:课改中的困难、困惑是什么?老师们的回答有:“怎样做学情调查?怎样做学情分析?并将这些作用于课堂教学?”在此,以《辛亥革命》一课的课前学情的定性访谈及分析,回应如何做学情分析和如何指导课堂教学,从而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

问题一:“每年国庆在天安门广场都会摆放一个人的画像,他被称为民国之父,你知道他是谁吗?”

问题二:“孙中山,你能联想到什么?人们对孙中山先生有哪些评价?你知道为什么这样评价他吗?”

问题三:“你知道武昌起义的浮雕吗?”

问题四:“你家有中山装吗?你了解它的来历和特殊含义吗?如果不清楚,你愿意通过什么方式和途径来了解它?”

问题五:“2班的刘英驰同学捡到一枚钱币,上面有民国87年的字样,他想考考大家,你知道这是哪一年吗?你知道我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公历纪年的吗?

问题六:你知道辛亥革命吗?请用话语或者漫画、纪念章表达你理解中的辛亥革命。

学生回答第一题“我去南京中山陵参观,看到许多来自台湾的游客,神情特别肃穆,还不时地拿起小本子做记录。”“我国有许多地方、街道用孙中山来命名。”“邓小平同志曾题字: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永垂不朽!为什么称呼他是革命先行者,先行在哪里?”“孙中山不是民国之父吗?我们为什么要纪念他?”学生的学情是:知道孙中山,但不知道孙中山为什么这么受尊敬。

学生回答第六题,有的学生手绘图画辛亥革命的斧子把帝制砸了,三民主义的宝剑刺穿了清朝,结束了清朝的统治。学生的学情:对辛亥革命的认识是结束帝制。但是课标要求:理解辛亥革命开启了民主共和的先河。什么是民主共和?何以开启了先河?

受学情的启发,老师们把后面的《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迁》两课融入本堂课的讲解。

素材一:“两个见面,原先是地位低的人向地位高的人下跪行礼,口称奴才。现在两人见面,鞠躬握手互称先生。”简单的例子,生活的细节说明了民主平等的体现。

素材二:“辛亥革命后,以民主、民权、民国、国民等命名的报刊多达500多家,民国37月全国报纸发行总数多达4200万份。”

素材三:“民国3年,戴季陶在旅途中,因戴氏着日本服装,老农问其是哪国人,其回答:余中华民国人也。老农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吓得老农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老师们问学生“为什么在城市和乡村有这么大的区别?”进而再问“辛亥革命开启了民主共和的先河,这是一个开始,但是这个开始都被大家接受了吗?”掌握了学情并作用于教学是十分有作用的。最后老师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你有没有穿过偏小的鞋子,如果有,请谈谈你的体会,并结合你的理解说说“废止女子缠足”对于男女平等的意义。

组织教学。情境创设、讲解演示、课堂互动、评析总结、布置作业,环环相扣。

③教研引领。教学反思、同伴互助、专家指导。注重用校本研修的方式完成问题的解决和行为的转变。

三、优化学校教学研究

1.重塑课改理念  

课改是对传统教学的批判与继承,要在常态与长效中进行,走一条踏实而又稳妥的课改之路。传承与创新之间要把握的尺度,需要老师们通过每一节课、每一个活动去实践,反思、探索、完善。

2.加强课程意识

课程是什么?美国学者的三个比喻:课程好比高楼大厦的施工蓝图——强调预设;课程好比乐团的乐谱——强调风格(个性);课程好比足球比赛的赛前方案——强调生成。中国的一位校长的比喻:课程好比学生成长的营养食谱——强调多元。

3.注重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是为了学校,解决学校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及教育教学质量。在学校中研究,由学校中人来解决。基于学校,一切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只有紧紧抓住校本研修,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学校是校本研修的主阵地。解决实际问题是校本研修的核心。发现问题→确定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是校本研修的三种基本力量。

落实到科组,围绕本科组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针对研究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再行研磨。在此过程中,老师们的体验进行经常的交流分享,包括失败的体验和成功的经验。进行系统的研究,切忌浅尝即止,知难而退。

落实立德树人,坚守学生立场。说起来好象很容易,真正做到却很困难。但正是在这样一个追求的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得到提高,心胸也变得博大起来。也才能够真正享受到教学作为一个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课程和课堂是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场域,通过这个场域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好人、一个爱国的好人、一个有世界意识的好人,我们为之努力!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