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深度学习,自觉成长

——初一年级奖励考试颁奖大会专题发言

作者:郑建忠   摄影:无   发布人:苏木棉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日期:2018-11-23   点击量:18616   手机模式

尊敬的各位家长,双语班的各位同学:大家好!很荣幸,我能亲历获奖同学的喜悦。为了帮助我们这些优秀学子取得长足的进步,我先和各位分析一下中段考的学习情况。

奖励考试前10名的同学中,有4人期中考试仍考取年级前10名,他们分别是:初一(27)班梁永杰、初一(5)班黄骏裕、初一(39)班杜羿锋、初一(13)班陈玟萱。这10名同学中有9人期中考试在年级前100名,即前100名的保持率是90%

奖励考试的11名到30同学,有8人期中考试仍考取前30名。其中,初一(20)班李雨潼期中考试考取年级第1名;初一(27)班邓梓漩期中考试考取年级第2名;初一(5)班李思薇期中考试考取年级第5名。这20名同学中,有14人期中考试在年级前100名,即前100名的保持率是70%

奖励考试的31名到60同学,有9人期中考试仍考取前60名。其中,初一(39)班郑盛楠期中考试考取年级第2名。这30名同学中,有15人期中考试在年级前100名,即前100名的保持率是50%

奖励考试的61名到100名的同学,有17人期中考试在年级前100名,即前100名的保持率是42.5%。相信在座各位关注到了这几个成绩段中的前100名的保持率从90%70%50%,再到42.5%。这说明越是优秀者的行列,竞争越大;越努力,成绩的巩固率越高。我发现有50位没有获得奖励考试奖学金的同学考进了期中考试年级前100名。这50位同学中有32位来自于普通班。其中,初一(22)班彭广裕进步250名,期中考试考取年级第5名;初一(27)班李彦乐进步353名,期中考试考取年级第9名;初一(29)班陈作恒进步了811名,期中考试考取年级第49名。对于学习,我希望在座的精英学生能够“深度学习,自觉成长”。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在课堂活动中,认真主动、积极参与并乐在其中。

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时代,学习的作用不仅是承继人类认识成果,还要在这个过程中感受、体验人类认识过程中思想的、行为的、判断力的精华。学习的价值在于促进自身成长为明辨是非、有正确价值观、有担当的未来社会实践的主人。

美国发布的“学习金字塔”报告称:人的学习分为“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两个层次。就学习内容的平均留存率而言,如听讲的平均留存率为5%、快速阅读的平均留存率为10%、演示的平均留存率为30%,这些都属于被动学习。而讨论的平均留存率为50%、实践的平均留存率为75%、教授给他人的平均留存率为90%,这些都是主动学习。

以名著阅读为例,学习从浅到深依次为:阅读、阅读+摘抄、阅读+思维导图/读书笔记、阅读+践行操练、阅读+践行操练+输出教授。读书之后不回顾或不提炼总结,这样学习的知识留存率很低,几天之后就想不起来自己读了什么。更糟的是,这种努力会导致盲目追求阅读的速度和数量,让人产生勤奋的感觉,实际上这是低水平的勤奋,投入越多,损失越大。有的人自己阅读,也做读书笔记或思维导图,但遗憾的是,读书笔记的内容往往是把书中的内容梳理罗列了一番,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大纲。似乎自己对全书的知识了然于胸,殊不知自己只是“知识的搬运工”而已。学习仅仅停留在“知识陈述”层面,与高级别的“知识转换”有很大的不同。如果阅读之后能实践书中的道理,哪怕有那么一两点让生活发生改变,也是很了不起的,因为从这一刻开始,知识得到了转化。将自己知道的东西向别人清晰地讲出来是不容易的,尽管心里想得挺明白,讲的时候就语无伦次了,如果再要把知道的东西写下来,可能更无从下笔。可这种困难才是真正深度学习的开始!因为这必须动用原先所有的已有知识去解释新知识,当我们能够把新学的知识解释清楚时,就意味着把它纳入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达到了教授他人的水平,并可能创造出新的知识!

同学们,我希望你们能理解学习的过程,把握学科的本质及思想方法,形成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积极的态度,成为既具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又有合作精神、基础扎实的优秀学习者。请尝试有意识地促进自己掌握以下的学习方法。

    1.经验与知识的相互转化

通过调动以往的经验来参与当下的学习,发展自己的记忆、理解、关联能力、系统化的思维与结构能力。我们所学的知识不是零散、碎片式、杂乱无章的信息,而是有逻辑、有体系、有结构的知识。通过联想、调动、激活以往的经验、知识,以融会贯通的方式对学习内容进行组织,从而建构出自己的知识结构。

    2.活动与体验的相辅相成

要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知识接收器,用自己的头脑和心灵去模拟地、简约地经历知识的发现、形成、发展的过程。在学科知识之外,体会到更深刻、复杂的情感以及学科思想方法。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沟通合作。在课堂讨论相互启发、在小组作业中相互依赖与信任。这些学习活动,再现知识发现过程中人与人的相互依赖、信任与合作。可以说,学习过程本身就是我们体验社会性情绪、情感,进行积极正向社会化的重要活动。

    3.本质与变式的深度加工

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而不是简单地掌握孤立的知识点或记忆更多的事实性知识。把握事物的本质,不是直接从教师那里听到关于事物本质的文字描述,而是通过自己的质疑、探究、归纳、演绎、体验等。把握了本质,才能举一反三。例如,掌握汉字的本质属性便可以“望字生义”。汪曾祺说:“中国人是用汉字来思维,‘浩瀚并非小水,涓涓定是细流’”。鲁迅说:“写山曰崚嶒嵯峨,状水曰汪洋澎湃。”。

    4.迁移与应用的社会实践

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综合实践能力,需要我们有综合的能力、创新的意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在“迁移与应用”中得以显现。“迁移”是经验的扩展与提升,“应用”是将内化了的知识外显化、操作化的过程。“迁移与应用”是对未来要从事的社会实践的初步尝试。

    5.价值与评价的成长要素

要积极主动地将外在知识内化,又能持客观冷静的态度;要主动展开学习的过程,又要对学习活动展开的过程以及方式持有批判反思的态度。学习过程既是学习知识的过程,学什么、怎么学都需要反思批判,而不把它作为理所当然的存在。

从以上方法来看,我们要珍惜充分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也不以任何理由压制、嘲讽、打击同学的积极性,善于倾听、给予回应,与同学平等地展开讨论。学习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掌握已有的知识,而是为了参与社会实践。明辨是非、独立思考。

深度学习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能将外在的学习内容转化为我们内在的精神力量。同学们,请一定要认识到老师的价值,尊重老师。当然,老师也要不断学习,“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在信息时代,教师和学生都要学得迅捷、愉快、彻底,在学习过程中质疑、批判、深入思考。

胡适的英语老师、民国时期自学成才的出版家王云五先生在年轻的时候是这样自学英语写作的:找到一篇英文的名家佳作,熟读几次以后,把它翻译成中文,等过了一星期之后,再依据中文反过来翻译成英文,这个期间绝不查阅英语原文。翻译后再与原文比对,找出自己翻译的错误、失误和不够精良之处。如此反复练习,王云五先生练就了扎实的英文功底,为日后的英语教学和出版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那个科技、信息远不如今天发达的年代,有限的学习条件迫使人们静下心来转向这种深度学习。

时间流转到百年之后,我们的社会发生了巨变,人类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物质和信息丰富时代,新奇有趣、轻简浓缩的知识随处可见,人们担忧的不再是无知识可学,而是学不完的知识。时至今日,恐怕很少有人能像王云五先生这样主动潜心深度学习。科技和信息虽然在我们这一代发生了巨变,但人类的学习机能并未随之快速变化,我们的大脑运作模式几乎和百年前一模一样。更坏的消息是,“丰富的信息和多元的方式”在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深深地损耗着我们“深度学习”的能力,并且这种倾向越来越明显。

种种迹象表明,快速、简便、轻松的方式使得人们低层次的“原始脑”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高层次的“现代脑”功能则进一步弱化,而深度学习能力几乎全部依赖高层次的“现代脑”。同时,世界正朝着两极发展:小部分知识精英依旧直面核心困难,努力地深度钻研;绝大部分信息受众在享受轻度学习。如果长期陷于错误的认知或习惯于轻度学习,一旦丧失深度学习能力,将很难打破知识阶层的限制,永远被困在认知低层。深度学习的能力已经变得越来越稀缺,如果我们真的希望在时代潮流中占据一席之地,那就应该尽早抛弃轻松学习的幻想,锤炼深度学习能力,逆流而上,成为稀缺。

真正的学习就像是缝扣子,把新知识缝接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坚持一个学习的好习惯,如,每天坚持记忆、每天坚持练习,促使自己原来的知识结构对新知识做出反应,然后把这个反应固化下来。浅层学习满足输入,深度学习注重输出。还是用名著阅读做比喻,从阅读开始,到形成自己的想法,再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从想法到语言再到文字,即网状的思维变成树状的结构再变成线性的文字,相当于把思想从气态变成液态再变成固态——那些固态的东西才真正属于自己!毕竟任何知识都不可避免地会损耗,并且这种损耗一直存在,如果不想办法让自己学到的东西固化下来,时间一长就会烟消云散,留不下多少痕迹。

深度学习有三个要素:获取高质量知识;深度缝合新知识;输出成果去教授别人。这样的学习必然要放弃“快学”、“多学”的安全感,同时要耗费更多的时间,面临更难的处境,甚至还会“备受煎熬”。从名著阅读的角度说,就是读经典、读原著,甚至是学术论文。经典的一手知识已经经过时间的沉淀,价值深度已被证明,值得精耕细读。每读一本有价值的好书,就用写作的方式把作者的思想用自己的语言重构出来,尽力结合自身的经历、学识、角度去解释、延伸。只要持续练习,能关联的经历、观点、案例就会越来越多,对一个主题的思考也会越来越深入。无需求快、求多。如有必要,可以花足够长的时间去打磨一个主题或观点。当一个趋近你当前最好水平的作品打动了别人,所产生的影响力和收获远比每天写但缺乏深度的思考要强得多。

学习不止读书,生活经历同样可以被深度学习。生活中每天发生的事情如水流一样经过我们,不会停留,如不留心,很难留下痕迹,就像最浅层的被动学习,留存率很低,缺少反思的生活难以产生深度。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是来自年龄,甚至不是来自经验,而是来自经验总结、反思和升华的能力。持续每天反思总结,有时几句话,有时上千字。通过反思,很多没想明白的事情在反思的时候想清楚了,很多模糊的概念在反思的时候变清晰了,很多看似并不关联的事情居然找到了底层的联通……持续反思让我们对生活细节的感知能力变得越来越强,反思是我们必须养成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习惯。

人的能力分为“知识、技能和才干”三个层次:知识是最没有迁移能力的,你读到医科博士,也照样不会做麻婆豆腐;技能通常由70%的通用技能和30%的专业技能组成,迁移性要好一些;而到了才干层面,职业之间的界限就完全被打破了。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那些牛人能够轻易地在不同领域之间进行跨界,因为他们已经通过深度学习达到了某一领域的才干层面,而这些才干在其它领域同样适用,所以只需要花少量的时间熟悉知识与技能就能玩得转。但反过来,如果你在一个领域从未达到过才干层面,当换到其它领域时,只能从底层的知识和技能重新开始,这就非常吃力了。深度学习能够帮助你顺利跨界、产生灵感。

我们都知道爱因斯坦是在去专利局上班的路上,看到伯尼尔钟楼时,脑中突然冒出了一个假设:“如果公交车以光速移动,那么从车上看钟楼的指针会不会是静止的呢?”这个假设使得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狭义相对论从此走入人们的视野。而另一个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是在非常疲劳的情况下做了个白日梦,梦到一条首尾相咬的蛇,这条蛇成了他发现了苯分子结构的线索。人们都惊叹科学家们的直觉和灵感,但假设爱因斯坦是一名理发师,凯库勒是一名管道工,他们就不会获得这些直觉和灵感,因为只有他们在自己的领域探索得足够深入时,灵感才可能在潜意识的帮助下显现出来,这些原理在现代脑科学研究中都得到了印证。虽然我们不是科学家,但深度学习依然能让人更大概率地收获意外的惊喜。与此同时,深度学习能让我们在高处俯视,看到一般事物的更多关联,产生洞见,并且积累得越多,反应速度越快。

在对数千个课堂的学生学习过程进行了科学的课堂观察后,研究者发现当前课堂最大的困境是虚假学习、浅表学习的学生大量存在。“虚假学习”的学生往往会表现出非常遵守纪律,比如坐姿非常端正、与教师高度配合、紧跟教师的步调、不对老师的教学进度造成任何干扰。这让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会感到非常顺利,对学生的表现也比较满意。但到了“考试”阶段,“虚假学习”的学生成绩就会暴露出来。慢慢就会出现一个“学习死循环”,即:“投入学习——遇到困难——发求救信号——无回应——未能完成学习任务——受到负面评价——失去兴趣——直至放弃”。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将这些学生称为“课堂上的观光者”,这些“观光者”很少主动举手与大家分享信息。

浅表学习是一种以完成外在任务、避免惩罚为取向的学习行为,以机械记忆和反复操练为主,缺少深度思维加工,因此学习成果多以复制为主,难以迁移和深化。浅表学习的学生完全按照教师的指令在行事,教师所讲的话都认认真真记录下来,即使教师讲错了,学生也不会提出质疑,如同一架不知疲倦的“复印机”。但是,如果教师提出了比较挑战的问题,这些学生就不太愿意去思考,而更多地是等待其他人或者教师给出现成答案。在小学阶段浅表学习的学生成绩一般是比较好的,也可能是教师眼中的“学优生”,但是随着学年的不断提高,开始出现学习困难和成绩下降的趋势,到了高中阶段,学习任务难度进一步提高,这些学生会表现出学习成绩“断崖式下跌”,学习状态急转直下。如果仅仅以“记忆理解”为主要策略的方法,是难以产生高品质的思维成果,所以“伪学优生”会不断蜕变为“学困生”。

日本教育家佐藤学将学习称为“与客观世界的对话”“与他人的对话”“与自我的对话”,这当然也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学习历程给予专业的、细腻的回应,这是课堂教学真正的价值所在。学生完成头脑中的思维过程以后还要通过社会互动,到他人那里去寻求验证或者寻求新的解决方案,并通过倾听他人,完善自己的方案,从而更好地解决认知冲突,并从中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和乐趣,这就产生的新的学习动机,从而使学习不断持续和深化。

深度学习是基于学习者自发的、自主性的内在学习动机,并依靠对问题本身探究的内在兴趣维持的,一种长期的、全身心投入的持久学习力。深度学习活动会形成一种持续探索的冲动,并将不断深化,深度学习如同“螺旋桨”,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巨大动力系统。国外的相关研究也表明,与浅表学习法相比,采用深度学习法的学生在较长时间内记住信息的时间更持久,获得的分数更高,对学习过程更满意。能提高批判思维能力并且能更快地整合与表达信息。学生在深度学习时会精神高度集中,内心愉悦充实,处于一种“迷恋”和“忘我”状态,心理学上称之为“心流”或高峰体验,因为沉浸其中,所以深度学习者常常忘记了时间和自身的疲劳,所以能够持续下去,乃至终身学习。学生在课堂上要全身心地参与进来,并且能够在教师和学习同伴的互助下挑战高挑战的学习任务,享受品质的深度学习,使课堂和学校真正成为学习共同体。

发言的最后,我想请在座的同学们思考三个问题:你能协调自己与他人的学习需要吗?你能处理信息量较大的学习任务吗?你能为自己的个人成长做长远规划吗?这三个问题均指向你的能力发展:第一个问题能够帮助你了解自己的换位思考能力;第二个问题能够帮助你了解自己的同时处理庞杂信息的能力;第三个问题能够帮助你了解自己宏观掌控的统筹能力。孩子们,你们都是未来的社会精英,再次祝愿你们能够深度学习,主动成长。

 

20181123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