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梦想与成长齐飞,青春与责任同行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级家长会专题发言

作者:郑建忠   摄影:无   发布人:苏木棉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日期:2022-10-29   点击量:15386   手机模式

尊敬的各位家长:

大家好!

欢迎各位到来。我谨代表学校向前来参加家长会的家长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时光匆匆,转眼间孩子们就到了初三,这是新学年第一次家长会,也是备战中考至关重要的一次家长会。初三不仅是拼脑力的一年,更是拼体力、毅力、忍耐力和良好心态的一年。我们这一届学生面临毕业升学、新中考改革的双重压力,希望我们家校合力,共育未来。

针对学生目前的状态和现象,我想提醒以下几点:

1.退出纷扰的“群”,进入安静的“学”

有些同学总喜欢关注别人,总喜欢被别人关注。不仅要在班级里标榜自己不受纪律约束,还要成立各种“群”:微信群、钉钉群、QQ群。这些“群”没有家长和老师的约束,没有正义的发声。于是,喧闹嘈杂纷纷扰扰:传播小道消息、相互攻击谩骂、发起讨债威胁、抵触学校管理、嘲笑别人“卷狗”、兜售衣服鞋袜、分享动漫装扮、鼓动各种投诉……凡此种种,哪一种都无法拯救崩塌的学业。一般加入这些“群”的同学,极少有勇气退出这些“群”,害怕退出这些“群”后,会失去一些共同话题,失去“群众基础”,成为被指责的对象……当前,我们亟需帮助这些同学重塑一个健康的心态、健康的环境,调适状态,转变角色,成为一个毕业班的学生。请家长们和老师们一起努力,鼓励学生退出纷扰的“群”,进入安静的“学”,支持老师、支持学校。

2.放下宠溺的“爱”,拿起规则的“尺”

教育路上,再好的老师,也教不会不配合的学生!人们常说“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学习更是如此。要知道,优秀的孩子,离不开老师的悉心教导,离不开父母的奋力托举,离不开自身的勤勉努力。国庆前后两次的线上教学,父母表示:孩子缺乏自律,亲子关系紧张。但是“自律者出众,懒散者出局”是疫情当下最朴素的道理。家长支持老师,老师支持孩子,三者共同发力,各司其职。老师认真负责、家长通情达理、学生勤勉努力。

如果大家留意教育新闻,就会发现“双减”政策出台后,个别家长动辄投诉:作业多一点,投诉!作业少一点,投诉!没有作业,投诉!老师找小孩谈话多一点,投诉!老师找小孩谈话少一点,投诉!老师不找小孩谈话,投诉!老师课后给小孩讲题,投诉!老师课后没给小孩讲题,投诉!……家长不问情由,学生任性妄为,老师束手束脚,这将是教育最大的悲哀,因为“跪着教书的老师教不出站着的人”!

有这么两件事情,让我深感培才的家长特别暖心,特别支持老师和学校。

开学初,一个班更换了一位班主任。这位班主任整顿班务,正视积弊,完善规则,班级变得更有秩序。有一天,该班一个学生以“买学习资料”为由向家长要了钱,家长觉得一定是班主任违规了,要向投诉平台告发班主任。班主任了解了事情后,希望跟家长电话沟通这件事,奈何家长一直不接班主任的电话。这时,通情达理的其他家长立即声援我们的班主任。迅速联络这位家长,把事情的原委详细告知他,并列举班级进步的情况,班主任工作细致的程度等等。这位家长也了解到自家孩子虚报“买学习资料”的金额,明白了自己的冲动。闻听这件事后,我特别感谢家长朋友们的通情达理、仗义执言、明辩曲直。正是因为绝大多数家长立场坚定,力挺老师,我们学校的老师才如此勤奋地工作。因为信任,老师们感受到努力工作的意义。

另一件事关于生物地理的成绩折算。年级参考新中考方案,采取舍去小数点的方法折算了生物地理组合的分数。有家长以为年级少计算了生物实验的分数便轮番打电话去教育主管部门投诉。当一些睿智的家长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他们主动为有疑问的家长解读中考政策,解释了生物学科的成绩是由笔试成绩加实验成绩两部分组成的,笔试成绩占生物学科总分的90%,实验成绩占生物学科总分的10%。假设生物学科是学生的高分科目,例如,一名学生笔试成绩和实验成绩都是100分,那么他的生物学科成绩按高分科目折算为45+5=50分。这些睿智的家长还主动安抚焦虑的家长,“年级的折算方法仅仅是为了了解学生学情,怎么折算都不代表主管部门给出的官方中考成绩。有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多多交流。”培才学校的家长就是这样的与众不同,冷静且具有高明的政策解读能力,睿智且乐于平等的互助交流分享。

教师是立教之本,是兴教之源。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未来,一个肩膀挑着民族的未来。“国将兴,必尊师而重傅。”心怀感激,感激那些对你的孩子要求严厉的老师。教师有怎样的地位,孩子就有怎样的成长。“亲其师,信其道。”莫让热血凉透,莫让老师折腰。为了孩子,请善待天下用心良苦的老师,还一份宁静给老师,让他们能安心从教。溯洄从游,求知深邃,唯有恬静,才能致远。

放下宠溺的“爱”,拿起规则的“尺”。教育容不得半分放纵,适度惩戒才能让教育变得更有力量。没有绝对完美的教师,但绝大多数的老师为学生好的心,总是最真诚的。老师往往不在乎自己的得失,只希望自己的学生都能成才变好。爱之深,则责之切。

培养孩子发自内心的尊师重道,建立规则意识,请家长以身作则。国家教育部2020923日第3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此规则自202131日起施行。通过适当的教育惩戒,让学生分清是非对错,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

清代名臣曾国藩曾言:“舍不得让孩子吃苦,就别埋怨他不成器。”父母应该给予孩子自由,但这个自由不是无限制、无规则、无节制的,更不是纵容和无作为。同样,学校也需要释放学生的天性,但面对一些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行为,年级、学校也应该按照规章制度,界定这些违纪行为的轻重、性质,在年级或学校范围内通报处分结果。

3.放弃盲目的“补”,规划孩子的“路”

家长需要给予孩子开明的教养、足够的空间,但孩子也有逃避、畏难心理。有的小孩在家学习,常常以“我要用电脑查资料”为名,用电脑和同学聊天、玩游戏为实,真假难辨。父母必须洞悉孩子的逃避心态,才能主导家庭教养中的“亲子过招”。

不少孩子不想全力以赴、怕失败,常常以“不感兴趣”“听不懂”为借口,逃避进一步的学习及努力。家长总是将扭转乾坤的希望寄托在“补课”上,不惜重金聘请“一对一”教师、“名师”给孩子补课,结果却收效甚微。

初三的学生想要取得突破,最重要的是端正学习态度。真用功,用真功。正视自己的缺点,不要天天“欠账”,今日事今日毕,切莫说“待来日,我一用功就会飞跃。”荀子名言:“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没有潜心钻研的精神,就不会有洞察一切的聪明;没有默默无闻的工作,就不会有显赫卓著的功绩。把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心无旁骛,才能有所进步。但愿我们的学生能在书香深处,看卷帙浩繁。垒就阶石,拾级而上。

初三的学生想要取得突破,要学会坚强,享受清净。日复一日的思考、日复一日的锻炼。分秒必争,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挫折在所难免,十分努力才能维持目前的成果,倍加努力才能弥补初一初二欠下的“债”,迎难而上,才能自我突破。享受清净,不求关注,默默用功。“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关于初三最亟需的学习品质,补习是无法解决的。放弃盲目的“补”,规划孩子的“路”。根据孩子目前的学力,展望来年六月,确定要考取的目标学校,寻找中间的差距。按计划完成学习任务,把规范当作一种习惯。

缩短学习前奏,加快进入学习状态。独立完成作业后,计划好剩余时间如何安排,减少对时间的无畏损耗。自觉克制手机的诱惑,用好零碎时间,增加阅读量,复盘所学知识。

4.停止无力的“虑”,信任老师的“法”

有的家长朋友,一方面很焦虑,另一方面却从来不关注老师发布的学习要求。一边焦虑,一边做“甩手掌柜”,把希望寄托于老师,也只能把希望寄托于老师。其实,初三年级最为需要的是“家校共育”。

数学学科最能拉开差距,家长可以检查一下孩子的数学科测验卷。孩子不愿意把试卷带回家,您可以在数学老师的指导下到网上查看孩子的答题卡。英语学科老师反馈最多的是积累单词短语的问题。无论是语文还是英语,阅读量都很重要……每个学科的老师都是非常的专业,专业人士给予的意见由家长协同孩子落实到行动中。

读书求学问并不一定是孩子成功唯一的途径,在音乐界、艺术界、体育界等,都有杰出的人才。如果孩子想往艺术(或体育)发展,父母在全面评估其可行性后,不妨尊重孩子的意愿及兴趣。但是,艺术(或体育)之路不比学习之路更容易走。一旦选定了,就要笃行不移。否则,就只是助长了孩子好逸恶劳逃避学习的心理,纵容了孩子不想更进一步努力读书的做法。成功的道路,没有一条是容易的,真正最应该做的,就是正视升学压力。在多元化的时代,读书确实不是走向成功唯一的一条路。艺术(或体育)领域,虽不若传统学科以分数定能力,但并不表示这些专业就没有它们审核的标准。父母理智地为孩子分析现实,使他们明白并全力以赴面对挑战,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

有的孩子害怕自己过去的成绩太“烂”,害怕积重难返。我要把我读到的一个年轻人一路追寻梦想的故事告诉大家。经由这个故事,我想让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知道,学习,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学习,值得我们所有人穷尽一生去追求。

这个故事中的主角叫鲍光胜,从中专毕业到自考大专、自考本科,到克服种种困难考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研究生。先后供职微软和阿里巴巴,最后,以43岁“高龄”攻读人工智能博士。

这个年轻人一直在跟“安逸”对抗。在中专毕业包分配工作的年代,鲍光胜没有因为分配在家乡体制内单位过着安稳的生活而自我放逐。没有因为困于工作、生活和学业的夹缝中而陷入埋怨。在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没有因为同学们本科师出名门,自己却经历多次考研而自愧不如。在微软到学校招聘时,在明明知道被选上的机会渺茫时,他还是没有放弃“试一试”的念头,他设法把课余时间做的语音识别程序投递给微软,结果,这正是微软所需要的设计。课余时间持之以恒的钻研化解了学科成绩的劣势,他成为了微软的员工。

鲍光胜在微软和不同肤色的同事一起工作,很多同事都是博士。他的第一段代码,同事们帮助他修改了16次。他在微软学会了做事的精益求精。从微软到阿里巴巴的两段工作经历,让鲍光胜在自然语言处理上积累了充足的经验。但是,鲍光胜感觉到在企业,一个人很难深入研究问题,这距离他心中理想的状态还是有差距。

两年后,鲍光胜辞职了。此时他的妻子恰好有爱丁堡大学做访问学者的机会,他们阖家在爱丁堡呆了一年多。期间,他每周有四天泡在大学的图书馆,他看到白发苍苍的老人同样在看书学习。这一年,他感觉整个人都被打开了,他明白了自己的内心所追求的是“做研究”。他在图书馆自习广义相对论的推导过程,看古希腊哲学,旁听数学系的课,系统学习人类认知的科学。

回国后,鲍光胜着手准备申请博士。他联系到自然语言处理领域颇有影响力的张岳,但张岳很坦诚地回复他,他还没达到申请博士的条件,研究的经验和能力还不够。不过在和鲍光胜的交谈中,张岳感受到了他对学术问题的好奇心,喜欢思考更本质的层面。

从一个工业界程序员到学术研究的思维转变,是非常大的挑战。程序员关注的是技术应用,而学术研究需要创新,提出前人没有提过的方法、思路、观点,探索前人未达之境。在研究过程中,一个研究者经常要经受孤独和颠覆的考验,一个研究思路对不对,甚至会自我怀疑。但对鲍光胜来说,这不痛苦,他笃定地认为“哪怕最后发现答案的人不是我,我也会很享受寻找的过程”。

2019年开始申请博士,鲍光胜差不多花了3年时间准备,这个过程他受到了张岳大量的专业指导。在接到博士录取通知邮件前,鲍光胜已经做出了两篇顶级会议论文。

一路走来,没有呼朋引伴,没有鼓励赞赏,只有孤独前行,形单影只。鲍光胜常常用《百年孤独》的结尾比喻自己的感受:奥雷里亚诺终于破译了羊皮卷,百年的时间逐渐展现在奥雷里亚诺面前,他看到了自己生命被赋予的那一刻,他一路追寻,直到成功。前人的经历和自己的经历如同在镜中相逢一般。

我今天讲鲍光胜例子的目的,是希望我们能从别人成功的路上找到我们孩子努力的方向。

各位家长,孩子都是看着父母的影子长大的,所以,想要收获一个优秀的孩子,需要先成为一个优秀的父母。最后一年家长们要怎么做才能保驾护航,各位家长可能是各出奇招,有一种做法虽然简单粗暴,不够人性,但确实管用,那就是最后一年全家除了要一起做出牺牲,不看电视外,面对孩子,要删其微信,卸其QQ封其微博,断其wifi,使其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竭尽全力拼搏一年,达成所愿,可望又可及。

没有天生的家长,只有共同的成长。所以也希望在孩子做作业时家长们能远离手机,在孩子身边看看书,体现家长的陪伴是一心一意的。这既能给孩子树立榜样,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也能帮助家长实现自我成长。

家长们,感谢你们对学校一如既往的关注与支持!无法冲锋陷阵的我们,唯有守护好自己的职责。在教育路上,家长、老师、学生应各司其责,各安其位,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只有父母像父母,老师像老师,学生像学生,教育才是成功的。与各位家长共勉。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