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每一个跟父母不亲的孩子,都经历过这三次失望

作者:钱志亮   摄影:   发布人:陈媛   来源:转载其他   发布日期:2023-06-09   点击量:1578   手机模式

养育孩子,最令父母感到无奈的是:“我的孩子跟我不亲”


我们崇尚的家庭文化总是强调“父慈子孝”,孩子身上的这种“冷淡”无疑让我们难以接受。
认识一位妈妈,就深受这个问题的困扰。
她的女儿自从去外地上学之后,跟她的联系就少了,很少打电话、开视频,毕业之后,就留在学校所在的城市工作。
她也尝试主动亲近女儿,但孩子始终都冷冷淡淡的。她有点失望地说:
“女儿对她养的猫,都比对我这个妈妈要上心。”
这位妈妈的苦恼,很多家长都曾经历过。
不知什么原因,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们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这种距离不仅是空间上的,更是心灵上的。
而这一切,很难用一句“孩子不孝顺”来解释。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并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变糟的,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
在孩子童年里,即使父母不是故意,有一些行为、言语确实伤害了他,让失望慢慢累积。


PART.01

第一次失望

当他需要你的陪伴时,你不在身边


前几天,有位朋友因为孩子一句“不要妈妈”而伤心,5岁的儿子,晚上不要她陪睡,吵着要奶奶。
原因很简单:孩子以前都是和奶奶睡的。
刚生完孩子那会,孩子晚上特闹腾,她没什么带孩子的经验,常常折腾得她睡不好觉。
老人家看着心疼,就把孩子抱回自己房间哄,一来二去,她也习惯了。
加上产后她还要工作,经常出差,陪孩子的时间也少,最后也任由这种状态持续到孩子5岁。




结果孩子从小就是跟爷爷奶奶特别亲,偶尔白天他也会黏着妈妈,但一到晚上,就死活不要她。这让我想起另外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个女孩,从小跟着奶奶长大,长大之后,与父母的关系就像隔着一道墙。
她不是不爱父母,而是真不知道如何和父母相处。
但她对奶奶特别孝顺,小时候经常对奶奶说,等她长大了、赚钱了就让奶奶过好日子。
果真,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资,就交到了奶奶手上。
在这两个故事里,我们可以发现:孩子的爱都很简单,小时候,谁陪伴他的时间最多,他就最粘谁、对谁好。
第一个故事中的妈妈还有机会挽回,但第二个故事的父母却无法再给孩子任何亲密感。
老人们常说:孩子小,谁带都一样。于是很多父母因为现实原因,便舍弃了这段时间的陪伴。
实际上,0到6岁,是孩子建立依恋关系的重要时期,他们对母亲有着天然的依恋,这个时期,肌肤的接触和情感的交流,对孩子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孩子就是从这种亲密关系中获得爱、信任与安全感。
正如心理学家温尼科特在谈及个体发展时提到:“在孩子生命的头几年里的情感发展,构成了人类个体心理健康的基础。”
所以,孩子越是小,越是需要父母花时间和心思去陪伴他,并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在他的身边。
哪怕因为生活,爸爸妈妈无法自己带孩子,但也要努力提高陪伴的质量,珍惜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光。
在孩子黏着你、离不开你的时间, 尽量满足孩子的早期依恋,这样才能建立起亲子之间早期的亲密感,你才能占据孩子内心最宝贵的位置。


image.png

 


PART.02

第二次失望:

当他需要你的支持时你总是忽视他的感受


陪伴在孩子身边,孩子就跟父母亲了吗?
在有的家庭里,父母、老人簇拥在孩子周围,但孩子依旧对大人有一种疏离感。
玛德琳·莱文在《反脆弱养育》一书中是这样形容的:
“我觉得我妈妈好像无处不在,却又处处不在。”
在生活中,很多大人生活基本上围绕着孩子转,但孩子依旧感受不到亲密。有的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对除此之外的所有事情,都表现出批评和冷漠。
处在这种情况下的孩子,几乎感受不到关心,他们内心感受总是被大人轻描淡写地敷衍过去。
想起一位严厉的妈妈曾说:
“我不在意孩子现在恨不恨我,只要他能把学习搞好就行。”
多么令人痛心的一句话。
我们都低估了一段好的亲子关系带来的影响。
孩子天生有亲近父母的本能。
成功让一个孩子对父母从信任到失望,再到冷漠,父母只需要一直轻视他的感受。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正是由于他们正处于情绪和精神格外脆弱的时期,很多难以消解的复杂情绪存在于他们小脑瓜里。
在童年早期,他们会毫无保留地表达这些情绪,然而因为不被理解,总是被否定,孩子渐渐失去了对大人的信任。

image.png



为什么很多孩子宁愿在网络上和陌生人分享秘密,也不愿意对父母说?
就是因为孩子知道:大人总是会轻视他的痛苦,总是会强调外在成就的重要性,认为他的感受不重要,更不会理解他。
比如:孩子拿压岁钱买了最喜欢的盲盒,大人批评他:“你钱多了没地方花?”


 

孩子害怕看医生,大人不耐烦地吼:“别的孩子都不怕,就你怕!”

 

孩子考了个好成绩,大人不夸奖,反而警告他:“继续努力,你不要飘。”如果一个孩子的感受总是被忽略、被误解,他会自不自觉地拉远了与父母的心理距离,也就无法对父母坦诚,在父母面前也会越来越沉默。
最后的结果是,家长们认为孩子什么心里话都不愿对我们说;而孩子们认为你们永远都不懂我。

 


PART.03

第三次失望

当孩子需要沟通时在你的语气里,他们感受不到爱


孩子对父母有着天然的依恋,我们常常把这称为“血浓于水”。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孩子与父母的亲疏,并不完全由血缘关系决定,它也需要认真经营。
很多孩子跟父母不亲,不是没有爱,而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孩子感受不到。
在这样的家庭里,大人说话常常不注意语气,说话总是带着讽刺、不耐烦、命令、否定、嫌弃、打击……
明明担心孩子天冷着凉,说出口的却是:“为了好看,穿这么点衣服,谁看你啊!”
明明想让孩子放学早点回家,说出口的却是:“下次再回来这么晚,你就待在外边别回来!”
明明心疼孩子摔倒受伤,说出口的却是:“活该!看你以后还敢乱跑!”
在这样的亲子沟通中,孩子毫无保留地分享总会被泼冷水。

image.png



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而且皆是暗伤,刻在孩子的童年记忆里,浇灭了孩子对父母亲近的所有热情。
在某档综艺节目里,一个11岁的男孩沉迷电子产品,不愿和妈妈交流。
妈妈在反思自己的教育时说:最大的原因,应该是我儿子想跟我说什么话时,我总对他说:
“你别说了,行了你就听我的。”
当父母用最简单粗暴的语言去回应孩子,实际上就是在把孩子推得更远。
童年里,孩子与父母这种糟糕的沟通模式,直接导致成年后的亲子关系逐渐冷漠。
《非暴力沟通》作者马歇尔•卢森堡说:“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所谓软舌无骨,却能碎心,就是这个道理。
一段高质量的亲子关系,父母一定要具备“好好说话”的能力。
不同的家庭,亲子之间的亲近方式也不同,有的偏重外在的语言表达,有的偏重不留痕迹地默默关心,这两者的前提是和善的态度。
只有态度对了,我们的爱才能真正地抵达孩子的内心。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