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9日下午,岭南师范学院音乐厅内气氛热烈,一堂别开生面的“行走的思政课”在此启航。我校郑建忠校长受邀为该校500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学生作《青春航向与价值灯塔——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历史担当》专题报告。出席本次仪式的领导有:岭南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阳爱民,副校长金义富,党委宣传部、教务处、招就处、校友办、双创学院、网信中心负责同志、马院负责同志和思政课代表。岭南师范学院副校长金义富主持仪式。
活动现场
作为 “行走的思政课”启动仪式的重要一讲,郑建忠校长打破传统思政课边界,将职业理想教育与社会发展命题深度融合,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入,以五大核心内容串联青年成长使命,为学子铺就一条“知与行交融、小我与大我共鸣”的青春赛道。
行走课堂:从理论到实践的育人深融
郑建忠校长作第一期报告
郑校长的讲座以“青春航向与价值灯塔——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历史担当”为主题,分享了自己将家国情怀融入课堂,让书香国韵浸润校园,用坚守诠释师者信仰,以智慧播撒希望火种的思考和实践。聚焦青年成长与国家命运的联结,通过鲜活案例将“核心价值观与职业价值观”具象化为可触可感的奋斗图谱,让思政教育从书本跃入现实场景。
价值领航:在时代坐标中定位青春
郑建忠校长倾情分享
“职业规划的本质是人生价值的坐标系校准。”郑校长通过“专业深耕度、社会贡献度、精神成长度”评估职业选择,并鼓励学生“在职业规划中谋生、谋事、谋志、谋天下”。他呼吁学子:“在基层实践中校准人生罗盘,让思政课的行走足迹成为青春最厚重的注脚。”
知行合一:打造成长赋能新范式
报告现场
针对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焦虑”与“能力迷茫”现象,郑校长给出“定位—蓄能—突破”三步行动指南:从AI时代核心竞争力诊断,到跨学科能力矩阵构建,再到实践淬炼韧性。通过当代青年“以青春之名,回应时代之变、之问、之需、之唤、之责......”的鲜活例子让现场的大学生们真切感受到专业知识的价值在于回应真实的社会需求。郑校长这场讲座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从校园观察社会的窗口,让抽象的理论变成了可触摸的担当。
薪火相传:青春与时代的双向奔赴
郑建忠校长深情寄语
活动尾声,郑建忠校长寄语大学生们:青年的肩头,不仅要担起清风明月、草长莺飞,更要扛住风雷激荡、家国山河。愿每位同学在追光的同时,更成为点亮他人的炬火——以职业为笔,以担当为墨,在历史的天空下,写下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炽热注解。
这场“行走的思政课”以价值观为舵、以实践为帆,在青年心中埋下“与国同行”的种子。正如郑建忠校长所言:“思政课不仅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走进国情深处、走进人民需要、走进历史脉络。期待青年学子以此次活动为起点,用奋斗足迹书写新时代的答卷。”
岭南师范学院阳爱民校长为郑建忠校长颁发证书
领导与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