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劳动教育内涵,传承本土文化精髓,湛江市寸金培才学校初一年级开展"糖雪球"主题劳动实践课程。学生通过理论研习、非遗探秘与实操体验,在甜蜜滋味中感悟劳动价值。
课程正式开始前,教师总结前期实操经验,针对糖液配比、挂霜效果等常见问题进行复盘指导。随后,师生共同追溯遂溪制糖工艺千年历史:自东汉时期起,当地便以石辘榨蔗、九锅连环熬糖等传统技法闻名。省级非遗传承人坚守古法技艺,通过石灰澄清、回锅复熬等改良创新,推动传统工艺焕发新生。其创办的遂溪三宝制糖文化博物馆,成为非遗活态传承的重要载体。课堂上,现代化制糖工业视频与古法技艺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产业发展历程。
理论教学环节,教师系统讲解糖雪球知识:其雪白糖霜包裹鲜红山楂的造型,兼具视觉美感与食用价值,富含维生素C的山楂搭配适量糖分,具有开胃消食功效。重点讲解白糖与水2:1配比的熬制技法,强调中火煮沸、小火收汁的火候把控,及快速翻炒的挂霜要点,并着重强调炉灶安全、防烫防溅等操作规范。
实践环节中,学生分组协作,严格遵循标准化流程:先将山楂清洁并彻底晾干,按比例调配糖液进行熬制,待糖浆出现拉丝状态后加入白醋,待温度降至60℃左右迅速倒入山楂翻炒。在持续搅拌过程中,糖霜均匀裹附,形成酸甜可口的成品。
课程最后,师生共同品鉴劳动成果。酸甜交织的味觉体验与创意实践的成就感,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一食一味皆匠心"的劳动真谛。此次课程将非遗传承、科学原理与劳动教育有机融合,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烹饪技能,更在文化浸润中培育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学校劳动教育体系建设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