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
Image 1

粽香传千年,彩绳寄安康

——湛江市寸金培才学校初一端午主题劳动实践课

作者:陈幸明 审稿:奎玉飞   摄影:陈幸明、林树珍   发布人:陈昕波   发布日期:2025-07-04   点击量:78

端午临仲夏,时清日复长。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劳动实践能力,湛江市寸金培才学校初一年级开展"粽香传千年,彩绳寄安康"主题劳动实践课程,将传统节日习俗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让学生在包粽编绳的实践中感受端午文化魅力,体悟劳动价值。

学生通过观看内容丰富精彩的视频学习端午知识,其详细讲述了端午节的历史渊源,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投汨罗江殉国,百姓为防鱼虾噬其躯体,遂投米团入江,后逐渐演变为端午食粽的习俗。除吃粽子外,挂艾草、赛龙舟、佩香囊等习俗也承载着祈福辟邪、纪念先贤的美好寓意。教师着重介绍了粽子的丰富品类:北方粽以黄米红枣为馅,口感软糯清甜;南方粽则偏爱咸香风味,鲜肉、蛋黄搭配糯米,咸香四溢。同时,通过实物展示与视频演示,细致讲解四角粽棱角分明、枕头粽修长饱满的外形特点。五彩绳作为端午传统饰物,由青、白、红、黑、黄五色丝线编织而成,对应五行之说,寓意驱邪避瘟、祈福纳吉,佩戴时讲究男左女右,增添节日仪式感。

在粽子制作环节,教师为学生准备了糯米、绿豆、五花肉、粽叶、棉线等食材工具,并详细讲解操作流程。针对咸粽制作,示范了四角粽的经典包法:先将粽叶折成漏斗状,填入糯米、肉块等馅料,压实后包裹成型,再用棉线十字捆扎固定;枕头粽则需将两片粽叶叠加,折出凹槽,逐层铺料后卷成筒状捆扎。操作前,教师反复强调安全要点:使用剪刀修剪粽叶时注意握姿,明火蒸煮需保持安全距离,避免烫伤。学生们分组协作,捋粽叶、填馅料、捆扎绳,虽手法略显生疏,但热情高涨,不一会儿,形态各异的粽子便摆满桌面。


16.JPG

之后的五彩绳编织课堂同样精彩纷呈。教师通过分步教学视频,并现场演示五股辫编法。在教师手把手指导下,学生们穿梭丝线,将青、白、红、黑、黄五色丝线交织成精美绳结,每一根彩绳都寄托着对平安健康的美好祈愿。

18.JPG

20.JPG

课程最后,教师倡议学生在端午节期间与家人共同制作粽子、佩戴五彩绳,鼓励进行创意实践:可尝试将湛江特色海鲜融入粽馅,或在五彩绳中加入流苏等元素。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亲手制作传统美食和饰物,深刻体会到传统习俗背后的文化底蕴,也感受到劳动带来的成就感与幸福感。

23.jpg

此次端午主题劳动实践课,是学校落实"五育并举"教育理念的生动实践。通过沉浸式体验与创造性劳动,既让学生掌握了包粽编绳的实用技能,更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厚植家国情怀,让劳动教育真正成为传承文明、启迪智慧的桥梁。未来,学校将继续深挖节日文化内涵,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粤公网安备 44080202000084号   粤ICP备 09150882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2440800661534122Y   进入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