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讲者:龙妹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国庆期间,《志愿军:浴血和平》、《731》等红色电影刷新了中国影史纪录,成为国庆最受欢迎的电影之一。尤其是《731》的问世,更是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议。影片通过平民视角揭露日军反人类暴行,展现了绝境下国人不屈的反抗精神。银幕上的画面让人屏息凝视,不少观众在关键情节中忍不住落泪,当片尾灯光亮起时,很多人迟迟不愿起身,“勿忘国耻,捍卫和平”的警钟在人们心中敲响,共鸣之音久久不绝。由此可见,在物质的喧嚣与精神的贫瘠的时代,看一场爱国电影,已成为当下年轻人的一种新潮“仪式”。
同学们,不仅仅是红色电影倍受欢迎,还有红色诵读、红色歌舞剧、红色研学、红色文创等红色文化近年来更是持续火热,红色文化的薪火正如星火燎原,在与青年群体的双向奔赴中,焕发出跨越时空的生命力,以它独特的魅力“圈粉”着一代代年轻人。
那么,红色文化何以“圈粉”年轻人?
不忘来时路,红色文化以不屈之姿镌刻着革命先辈的奋斗征程。9月29日,全国唯一的“粤桂边区革命纪念馆”在湛江市寸金公园开馆。滂沱大雨中,从广西、云南、北京等地赶来的老战士与革命后代共同见证了这一告慰英烈的庄严时刻。“纪念馆是传承红色基因最好的地方。要让烈士们堂堂正正被记住。”96岁老将军陈超动情地说道。正是无数先辈的浴血牺牲,才铸就了今日的盛世中国,这一段征程不应该被遗忘。这也正是陈超老将军坚持20多年,联合十多名老战友奔走呼吁、推动建设纪念馆的初心所在。他们希望年轻一代能够铭记历史,不忘来时路,从红色文化中读懂中国道路,认识到中国从哪里来,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认同、激发爱国热情,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展望前行路,红色文化以赤诚之心承载着英雄儿女的伟大梦想。它蕴藏在我们的语文课本里,正如《黄河颂》里的那句“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光未然以奔涌的豪情,道出了捍卫祖国、振兴民族的坚定信念;它亦镌刻在我们的名著书籍中,如同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所报道,以毛泽东、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怀抱着一个崇高的理想:领导中国从伟大胜利走向伟大复兴。而今天,我们所说的中国梦,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正是这伟大梦想在新时代的延续,是亿万中华儿女共同的愿景。可见,红色文化从来不只是“书本里的故事”,更是“可感可知的信仰”。它在潜移默化中唤起我们内心的认同,激发我们的情感共鸣。我们不仅要明白“从哪里来”,更要清楚“向何处去”,我们应铭记中国梦的召唤,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笃行脚下路,红色文化以燎原之势点燃着青年一代的精神火炬。如今,红色文化以多种形式和途径悄然在我们校园中诉说着动人故事——它是德馨楼党员活动室壁画上流淌的党史长卷,是教室里同学们携手绘制的红色墙报;它是郑校长亲授的名著导读课,是历史老师口中讲述的长征往事;它是红五月中嘹亮回荡的红歌比赛,是红色研学路上六十六公里的徒步征程……红色文化“圈粉”着我们年轻一代,而我们也正以青春的方式,为弘扬红色文化注入鲜活能量,为传承红色基因贡献自己的力量。
前路漫漫亦灿灿。同学们,让我们高擎这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不忘初心,走稳脚下路,以青春之我,接续前辈理想,开创时代新篇!
我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演讲者简介:
龙妹,初中语文高级教师,曾获湛江市第三届中学语文教师下水作文竞赛一等奖、湛江市中小学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二等奖,并多次获评学校“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多个荣誉称号。她坚信:“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而在鼓舞和唤醒”,致力于班级管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为学生的健康成长铺就“一路阳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