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八年级上册语文新闻单元学习结束后,为将课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语文科组精心策划了新闻实践活动。全体学子告别“纸上谈兵”,化身“小记者”“小主编”,历经采访、撰稿、排版等环节,交出了一份份兼具创意与温度的新闻报纸,让语文学习在生活中绽放光彩。
课堂延伸:从课本到生活的“新闻启蒙”
学完新闻单元后,同学们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接收者。在语文老师的引导下,大家以小组为单位组建“报社”,明确分工——有人负责采访撰稿,有人专注版面设计,有人承担校对审核。从理解新闻的“倒金字塔结构”,到掌握消息、通讯、特写、评论等体裁特点,同学们带着课堂所学走出教室,将观察的目光投向校园外的社会百态,开启了从学到访、从知到用的实践之旅。


实战闯关:采访与写作中的“成长蜕变”
“请问在北部湾公司的产品研发中,如何将‘家的味道’这一理念融入其中?”“台风灾后为快速恢复群众正常生活与交通秩序,你们团队在清障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现场观看‘村超’比赛,哪个瞬间最让您印象深刻?”“面对码头工作的特殊性,如高强度、突发情况,您是如何保持对这份工作的坚守?”带着精心设计的采访提纲,同学们手持纸笔、录音设备,勇敢走向街头巷尾。
双节假期里,小组成员即便身处异地,也通过线上建群同步进度。面对采访被拒的挫折,大家互相鼓励、调整策略;整理素材时,反复打磨文字,力求还原真实场景。一次次沟通、一遍遍修改,同学们不仅掌握了新闻写作技巧,更锻炼了抗压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

创意绽放:排版设计中的“个性表达”
一份优秀的报纸,既是内容的载体,也是审美的呈现。完成采访撰稿后,同学们投入到紧张的排版设计中。大家自学排版软件,构思报头名称,《培才周刊》《双节日报》《岭南时报》等一个个响亮的报名应运而生;设计栏目板块时,有的突出“社会观察”,有的侧重“家乡生活”;插画配图,或清新简约,或生动活泼,每份报纸都充满独特个性。
“看到自己设计的报纸‘出炉’,之前熬夜修改的疲惫都消失了!”一位同学的感言道出了大家的心声。最终呈现的作品中,既有严谨规整的“时政风”,也有活泼灵动的“青春风”,每一份报纸都凝聚着小组的智慧与汗水。

此次新闻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语文知识的践行,更是一场成长的历练。同学们在采访中学会倾听,在协作中懂得包容,在创作中展现才华,实现了“语文从课本走向生活”的目标。愿这份对观察世界、记录真实的热情持续传递,让同学们以笔为媒,书写更多属于青春与时代的精彩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