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让学生成为一个向学的生命

作者:   摄影:   发布人:   来源:   发布日期:2015-08-25   点击量:17266   手机模式
让学生成为一个向学的生命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全校教职工开学大会上的专题发言
郑建忠
点击观看纪录片片段
英国广播公司(BBC)二台于8月4日晚间播出纪录片《我们的孩子够强吗》,讲述5名中国老师在英格兰汉普郡的博航特公立中学接管了一个九年级的班级。在4周内,他们穿着特别的制服,每天7时开始上课。一天12小时中,有两次进餐休息时间。课程集中于记笔记和背诵,有时进行小组练习。每周有一次升旗仪式。学生们需要自己动手打扫教室。BBC称,希望以此试验用中国传统式教学法教授英国学生是否有成效。
教学一开始,中国传统式教学方法和英国青少年的文化和价值立刻发生冲突。中国老师指责英国学生“懒散”,而学生则抱怨,自己被像机器人一样对待,而且总被期待做到最好,课堂环境让人感到封闭且充满压力,学到的就是迅速地记笔记和听老师讲。英国老师认为“如果老师在课堂上不尊重学生的话,那他肯定会遇到问题”。不过,在4周的相处后,中国老师和英国学生的关系变得好起来。学生认为这些中国老师工作非常认真,很有热情,而且很酷,只是与英国老师的表现方式不同。
该校校长尼尔·斯特劳格尔表示,中国教师的决心令人印象深刻。4周后,一些学生甚至开始表达对中国式教育的偏爱。他们喜欢从黑板上抄板书,认为这能帮助记忆。更多学生也喜欢中国课堂的讲课方式。但是他还是认为,中国的学校缺乏想象并且训导过多,英国学生习惯于可以向老师提问,并期待他们的观点能得到尊重,英国学生们希望差异性学习。至今为止,这个视频持续引发热议,非常值得在座的每一位就中国传统教学的价值和当下教学的改进,进行思考。
回顾我们培才学校的办学,从创办的勇气,到开拓的艰辛,再到成绩的沉淀,我们从来没轻松过。可是,办一所学校与办一个企业有着本质的区别,办一所学校不仅仅要实现好的业绩,更要在业绩背后背负起沉甸甸的育人道义。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提醒我们学校教育应当让学生把所学的东西应用于生活。要超越学校与生活的隔离,学校教师需要为之设计种种的教育方案和实践平台。使每个学生通过自我经验的扩展而获得自我生长与发展的可能性。
为此,我们来探讨三个问题:如何在校园生活中挖掘育人价值?学校教育为何要塑造学生的气质?如何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使其成为一个向学的生命?
一、如何在校园生活中挖掘育人价值?
1、从小事中发掘育人价值
举个例子,当我们的班主任收到来自楼长的学生“罚单”,我们往往会对违纪的个人、小组、宿舍展开追问。少有班主任会认真评估每个学生所掌握的劳动技能,并就其能力进行相应的教育,帮助其在集体,在家庭完成劳动能力的提升。我们更多的是用“过度的管理”取代了“教育的不足”。教育无小事:微笑、说话、走路、吃饭、衣着、列队、学习、作息、劳动等小事都是蕴含着教育的契机。这些小事正在使学生的良好习惯经历形成、磨练、内化的过程。所以,教育中需要教师从一桩桩,一件件小事中培养学生的品行:如何在公众场合表现出适当的行为?如何自我管理?如何说服自己?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求教、求助、求学?……学生德性的形成就是学生在一个个接地气的教育琐事中受到教化。只有教师接受了教育无小事这个观念,才会敏感地捕捉到教育的良好时机,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教会学生欣赏的眼光,造就学生卓越的品性,优化学生的生活方式,使我们的学生随时为生活的幸福做好准备。
2、从活动中发掘育人价值
不知老师们有没有发现,学校舞蹈室门口常常有不少学生在练习街舞,从最初的几个学生,发展到现在的二十多个学生。他们自己请了一位老师,该老师又带来了一名助手,就这样,这个“地下组织”就蓬蓬勃勃地壮大起来。这个现象告诉我们,学生有组织在一起做一件事情的聚众倾向,学校的正常渠道不加以引导和培植,学生就自己为之,缺少了引导的“地下组织”的隐患也不言而喻。因此,培育学生社团不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教师如何以技术指导者身份参与指导工作?这需要多个学校职能部门的通力合作。
社团活动为学生体验积攒的经验,对学习及将来的工作都会有所帮助。这也是考试制度改革后增加学校的吸引力的有效途径。更是大型学校管理“活力过剩”的学困学生的一种渠道和出口。学校不仅是学知识的场所,而且成为兴趣相同者开展各种活动的地方。始终如一地参与某项活动,对学生挖掘自身潜在能力,正确地认识自我,合理地自我设计大有裨益。实现了培养学生社交能力、协同能力、宣传能力、展示能力等的育人目标。
二、   学校教育为何要塑造学生的气质?
杰出的美国教育学家丽莲·凯兹(Lilian Katz教授认为,学生在进行任何一项学习活动时,学习会在三个不同的层面上同时进行:知识、能力和气质。
以读书为例:在知识层面上,学生可能在读书后认识了新的词汇,了解了一个历史事件,或者理解一个物理定理;在能力层面上,学生可能在阅读中掌握了如何做读书笔记、如何查阅参考资料的能力;而在气质层面上,学生着可能从阅读中获得了灵感和启发并由此而产生精神愉悦感。
凯兹(Katz)发现,那些最成功的人,不管是科学家、企业家、政治家、律师,他们身上都有一些共同的气质:乐观、好奇、自信。
但是很多时候学习活动的效果在三个不同的层面上未必是一致的。很多学习活动的短期收益(知识)往往是以学生的长期潜力(气质)为代价的。同样以上述读书活动为例。如果这个读书是在家长的强迫和家教的帮助下进行的,那么我们可以想象这个阅读活动的结果是这样的:在知识层面上,这个还是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在能力层面上,在老师的精心讲解和点拨下,可能也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技巧;而在气质层面上,学生可能因为被迫读书而进一步强化了原本对阅读的厌倦。因此,这个学习过程对于长期潜力而言是一种伤害。当然,如果这个老师很优秀,懂得在教授阅读之余启发进行思想层面的思考并从中寻找愉悦感和成就感,那还是有可能在气质层面收获正向成果。
但对于绝大部分学习活动而言,知识层面的结果最为明显,因而也最受家长关注。所以在现实中绝大部分的教师关注的也只是第一个层面(知识),较少关注第二个层面(能力),几乎从不关注第三个层面(气质)。所以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具有内在驱动力的人,否则就如同无源之水,行而不远。
三、   如何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使其成为一个向学的生命?
学生,不仅仅是一种身份,更应当包含不断涌动着可能性、积极成长的生命属性。是向着知识世界自主发展、自我成长的人。学生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成为向学之生、爱学之生、乐学之生,学生之为学生的实质就是成为向学的生命。
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在于是否能充分地唤起学生,激活他们的向学之心。学生的天赋固然有差异,但每个人都可以凭借自己的有限天赋表现出其向学的特性。每个人的智力水平、发展程度各不一样,但只要激发了基于个人实际的向学之心,就是激发了每个人自我成人的渴望。
对于学生而言,爱学习远比学什么更重要。学校教育最重要的是给学生创造条件,提供自主锻炼的机会;创设情境,激励学生自我成长。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尊重、对学习规律的再认识、对教学内容的甄选、对课堂教学方式的改进……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让学习主导课堂;充分利用同学间的学习资源,营造互帮互学、共同受益的学习组织和学习氛围;完善学法指导;增加课堂的吸引力;拓展课堂教学宽度;让学生在学习展示中获得成就感。把课本研读权、自主学习的时间权、学习活动的空间权、问的权利、学习的体验权还给学生。
用蔡元培先生1930 年提出的观点陈述当下的学校教育教学目标,仍颇有意味:中学生应当拥有狮子样的体力、猴子样的敏捷、骆驼样的精神、美术的欣赏、自爱和爱人的美德。 我们努力使培才的学子具有开阔的视野,得到充分的锻炼,获得主动的成长,个性的展现,相互的激励。
为此我们的教师,要在真实的师生交往过程中表现出爱和关心、希望和信任、责任感。走近学生,激励学生,切实地促进学生智慧水平。促进学生在与人交往、与知识世界交往、与自身交往中获得成长,成为一个向学的生命。
祈愿培才学校的老师与学生彼此教学相长。

 无标题文档